作物生長需求16種中微量元素,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銅、鋅、硼、鉬、氯,其中氯是植物生長必須的微量營養元素之一,由于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和容易被作物吸收,農田中很少出現缺氯癥狀,而人們往往擔心氯元素過量施用對作物產量和品質產生氯害和不良影響,甚至有農戶被誤導認為含氯肥料就不是好肥料,從作物需求來說,只要合理使用含氯肥料不僅不會引起作物的傷害,還能起到增產的效果,從成本投入來說,含氯產品比較經濟,只要不將高氯肥料用在忌氯作物上,還能有節約成本投入的作用。
以下對氯元素和如何合理使用含氯肥料進行簡單介紹,幫農戶節約不必要的浪費投入:
一、氯元素在作物中的作用:
1、參與光合作用,促進作物產量提高。
2、調節氣孔運動,提高抗旱能力。
3、氯是許多激化酶的活化劑,激活一些生物酶和內源激素的活性;參與內源激素的組成。
4、增強作物對某些病害的抗性。氯作為植物細胞內的穩定離子,可增強植物對病害的抵抗能力,抑制病害的發生。
5、促進土壤氮素礦化和抑制硝化作用。氯離子對土壤中的硝化細菌有抑制作用,能延緩銨態氮向硝態氮的轉化,有效地減少硝態氮流失,肥效長。
6、有利于纖維生長。棉花、大麻等纖維類作物對氯離子反應良好,有利于增加其纖維長度和韌度。
二、作物施肥要區分是否是忌氯作物,只要不是忌氯作物,作物施用含氯肥料對作物不僅沒有不良反應,還能促進作物生長和產量的提升,同時節省農化經濟投入成本。
以下是不同作物對含氯肥料適應程度,建議農戶根據作物選擇經濟性能高的肥料:
1、含氯復(合)混肥料氯離子含量的類別
A、含氯(高氯)類型:氯離子>30.0%
B、含氯(中氯)類型:15.0%<氯離子≤30.0%
C、含氯(低氯)類型:3.0%<氯離子≤15.0%
D、硫酸鉀型(硝硫基型、含硫型、硫基型):氯離子≤3.0%(包裝標識無“含氯”字樣)
2、農作物耐氯力類型劃分和復(合)混肥料選擇
(1)耐氯力強的作物:
甜菜、菠菜、谷子、紅麻、蘿卜、菊花、水稻、高粱、棉花、油菜(結莢)、大麥、黃瓜(耐氯力依次減弱,下同),其中甜菜、菠菜、谷子屬耐氯力特強作物。
這類作物A、B、C、D型均可用,但以A類最經濟。
(2)耐氯力中等的作物:
中等偏上作物:小麥、玉米、番茄、茄子、大豆、蠶豆、豌豆、甘藍。
小麥、玉米可選擇A、B、C、D,但以A、B類最經濟。其他的選擇B、C、D,但B類最經濟。
中等偏下作物:甘蔗、花生、芹菜、亞麻、辣椒、大白菜、小油菜、草莓、菜花。
這類作物可選擇C、D,以C、D交替施用最佳。
(3)耐氯力弱的作物:柑橘、馬鈴薯、甘薯、莧菜、萵苣、四季豆、烤煙、葡萄、蘋果幼樹。
這類作物只能選擇包裝標示中無“含氯”字樣的復肥,即D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