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周一(9月5日)同意在油市方面進行合作,稱雙方不會立即采取行動,但未來可能會限制產量。該消息曾提振油價當天暴漲超過5%,市場寄望兩大產油國合力解決全球石油供應過剩問題。
這份聯合聲明是由兩國能源部長在中國20國集團(G20)峰會的間隙簽署的,之前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沙特阿拉伯副王儲薩勒曼進行了會晤。
受俄羅斯和沙特達成協議憧憬提振,周一布倫特原油曾一度暴漲逾5%,盤中一度觸及每桶49.40美元的8月30日來高位。但隨后沙特油長稱目前沒必要凍結產量,油價隨后快速回吐大部分漲幅,最后收在每桶47.40美元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兩國將結成戰略能源合作伙伴關系,高度的互信將使雙方能夠應對全球挑戰。
沙特能源部長法力赫表示,協議將鼓勵其他產油國進行合作。但他強調,“目前沒有必要凍結產量,我們可以等一段時間再做此類決定。此外,盡管凍產是首選方案之一,但不一定馬上就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周一的聲明沒有馬上付諸實施,但這標志著俄羅斯和沙特之間的關系取得重大進展。兩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實際進行了一場代理人之戰,俄羅斯還把自己看作是伊朗的主要盟友,而伊朗又是沙特在中東的夙敵。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本月26-28日將在阿爾及利亞的國際能源論壇期間舉行非正式會談,并定于11月在維也納召開半年度的正式會議。
OPEC實際領導者沙特還暗示愿意進行合作,因其現在面臨預算壓力,并尋求安排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上市。
OPEC和非OPEC國家俄羅斯之間達成任何協議,都將是俄羅斯在新千年之初同意與該組織協同減產15年以來的首次,雖然俄羅斯從未落實那份承諾。
諾瓦克表示,如果產油國決定凍產,那么他對減產時間持開放態度。
事實上,如果將產量凍結在2015年初的水準,那實際就等于減產,因為包括沙特、俄羅斯、伊拉克和伊朗在內的多數產油國此后都提高了產量。諾瓦克還表示,也有可能還討論直接減產。